近日,重慶鋁業(yè)有限公司破產資產在重交所通過電子競價方式以1835萬元成功轉讓,較掛牌價945萬元增值率106.18%,創(chuàng)下重交所破產資產處置增幅新高。
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下屬的重慶鋁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建于1958年,是重慶市老牌的知名國企。由于生產工藝落后,企業(yè)長期虧損。2006年12月納入國家計劃破產,2009年1月被法院正式批準破產。為清償債務、變現(xiàn)存量,2010年7月,重慶鋁業(yè)有限公司電解槽、電力變壓器機組等設備依法進入重交所整體轉讓,拍賣保留價890萬元。
由于大型專用機器設備拆除移交時間較長、費用成本較高,且破產設備處置難以避開職業(yè)控場的干擾,為找到匹配的投資人,確保項目盡快增值變現(xiàn),轉讓方接受了重交所的建議:適當提高保證金繳納比例,抬高競價門檻,擋住串標壓價的“串串”;降低標的保留價,敞開大門,吸引更多有實力的買家。四兩撥千斤,一樁看似復雜的破產處置在重交所巧妙的運作下,將處置風險降到了較低限度。
8月9日,重慶鋁業(yè)破產資產司法拍賣會在重交所舉行。由于參與競買人數(shù)較多,拍賣會采用了復合電子競價方式,即先一次性書面報價再進行電子競價。為有效控制競價會現(xiàn)場秩序,重交所對競價會的每個階段進行周密部署,并對外地競買人進行重點保護,避免受到干擾。經過一次性書面報價,標的以1721萬元的最高報價進入到電子競價階段,此時已遠超出保留價831萬元。現(xiàn)場迅速篩選出前十名競買人,由專人引入指定電子競價室。經過100輪次的報價,競價系統(tǒng)最終定格在1835萬元的高位。
自2009年4月重慶涉訟資產進場交易后,重慶司法拍賣改革創(chuàng)新正在成為其他省區(qū)法院和產權市場聯(lián)合仿效的樣本。據(jù)了解,河南、湖北、安徽、福建等省的各級產權交易所近期均開始接納和推介司法資產,上海、北京、廣州、四川等很多地方也在積極的運作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