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報道,2010年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公司以相似的速度進行并購。上周山東鋼鐵集團宣布,向非洲礦業(yè)公司(African Minerals Ltd.)位于塞拉利昂的鐵礦石項目投資15億美元,這是今年迄今中國買家宣布的76宗海外礦產交易中的最新一宗,根據Dealogic數據,這76宗海外礦產交易共計價值83億美元。傳統(tǒng)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研究員塞瑟斯(Derek Scissors)預測,中國對金屬和礦產的狂熱需求將是2014年中國海外整體投資將超過1000億美元的主要推動力。塞瑟斯建立了一個數據庫來追蹤這些交易。中國成功收購鐵礦石、鎳、鉬和其他礦產品的生產企業(yè)是在世界多數國家正在受全球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之際。根據Dealogic數據,2009年中國在所有跨國礦業(yè)并購案價值中占三分之一,高于2007年的7.4%,而2004年為不到1%。
澳大利亞傳統(tǒng)上是中國礦業(yè)投資的重地。根據咨詢公司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礦業(yè)并購案的年度回顧,中國收購方占去年澳大利亞所有國內業(yè)交易的近40%。在加拿大,這一數據約為25%,該國是中國買家的最新市場。過去數年,海外石油和礦石資產的中國買家通常是大型國企,它們喜歡直接收購,因而獲得了生意頭腦太笨的口碑,遭到一系列公開反對,比如中國五礦集團公司2005年企圖收購加拿大礦產企業(yè)Noranda Inc.,但最終鎩羽而歸。而目前潛在投資者范圍很廣,從民間生產企業(yè)到香港投資者再到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不一而足。
中國交易追蹤機構表示,這些投資者見多識廣,比幾年前更靈活,他們是通過合資企業(yè)和持有少量股權的方式進行投資。僅僅一年前,總部位于香港的中科礦業(yè)集團有限公司還是中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只有15人,在香港公開上市,主要投資于地產行業(yè)。今年稍早,它以3.8億美元買入兩家銅礦,一家位于加拿大,一家位于澳大利亞,聘用西方經驗豐富的礦業(yè)人士來運營,通過非公開募股籌資6億美元,并將名稱改為中科礦業(yè)。中國政府沒有公開推動這些并購活動,但交易數量在近幾年呈爆發(fā)式增長,而很多收購主體又是國有企業(yè),說明此類并購活動受到了政府的重視。中國已經消耗著世界三分之一的銅和40%的賤金屬,并生產著世界一半的鋼鐵。雖然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步伐放慢,讓大宗商品的需求有所減弱,但從長遠來看,這種需求預計會繼續(xù)保持強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