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1月23日消息,期銅周二跌至一周低點,歐洲債務危機疑慮和朝韓半島沖突推動資金流向諸如黃金和美元等避險資產。
朝鮮炮擊韓國島嶼增加了近幾周影響金融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指標三個月期銅收報每噸8,140/8,145美元,周一收報每噸8,290美元。
周二稍早,期銅跌至每噸8,050美元,為11月17日以來低位,比11月11日觸及的紀錄高位每噸8,966美元低10%。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12月期銅下跌4.90美分,或1.3%,收報每磅3.7025美元,較11月11日觸及的兩年高位下跌逾9%。
美元連升第二天,拖累工業(yè)金屬下跌。
盡管美國經濟增長數據和歐元區(qū)數據良好,但未能阻止金屬市場的沽壓。
渣打銀行分析師Daniel Smith談及期銅跌幅時稱:投資人擔憂歐元區(qū)的穩(wěn)定。但他預計市場將會改善。
他說:歐洲今日的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強勁,顯示情況在緩慢好轉。此前數據顯示,受困的歐元區(qū)本月經濟復蘇速度大幅加快。
投資人也擔憂中國的需求前景,市場預計中國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保留資金。
供應方面,全球第三大銅礦Collahuasi稱采取緊急事故計劃后,盡管罷工持續(xù)19天,銅產量和運送仍然正常。
三個月期鋁收報每噸2,255美元,周一收報每噸2,288美元。
三個月期鎳收報每噸21,600美元,持平周一收盤價21,600美元。
三個月期鋅收報每噸2,085美元,周一收報每噸2,138美元。
三個月期鉛低見2,164美元,因資金對惡化的技術圖表作出回應,期鉛隨后收報每噸2,186.5美元周一收報每噸2,250美元。
三個月期錫最低跌至每噸23,815美元,接近兩個月低位,隨后收報每噸23,900美元,周一收報24,3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