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擠壓件分類 2.簡單擠壓模具的結構和設計要點 3.分流組合擠壓模的結構和設計要點:
擠壓件分類: 實心型材:整個型材斷面上均無孔。如圖1所示。 中空型材:型材斷面上有孔,如圖2所示。 簡單擠壓模具的結構和設計要點: 筒單擠壓模有兩種:第一種是實心型材擠壓模,如圖1。第二種是空心型材擠壓模,如圖2。具體結構如下: 1)擠壓筒:用高強度合金鋼制造的多層圓筒體,一般內襯套可卸下。長度根據擠壓機噸位確定。材料:外套5CrMnMo, 內套3Cr2W8V。 2)模支承:保證模子和模墊同心,是安裝模子、模墊時的輔具。 3) 模墊:模墊和模子外形尺寸相同,其厚度為模子厚度的3倍,與模具一起承受擠壓力。模墊、?壮叽绫饶W拥纳源蟆2牧希汉辖鸸ぞ咪。 4) 壓型嘴:保證模具在擠壓過程中不移位及與擠壓筒緊密配合的輔具,結構及尺寸根據擠壓機噸位確定。 5) 擠壓墊片:防止擠壓軸與被擠壓的金屬直接接觸的輔具。其外徑較擠壓筒內徑小一些,厚度在40至150mm之間。 6) 擠壓軸:擠壓軸工作時伸進擠壓筒中,并與擠壓墊接觸,擠壓軸承受擠壓機的最大擠壓力。材料:3Cr2W8V。 ?着渲迷瓌t: 單孔型材模孔配置:一般是讓模也重心與模具中心重合。如果壁厚變化非常大,應把最薄的部位配置在模具中心, 多孔型材?着渲茫簩τ跀嗝孑^小或斷面對稱性較差的型材,通常采用多孔模。多孔模各?组g距不應過小,見表1及圖3。 ?坠ぷ鲙У拇_定: 1) 以整個型材難出料處為基準,該處工作帶長度為成品厚度的(1.5至2)倍,如圖4。 2) 與基準點相鄰近的工作帶長度為基準點工作帶長度加1mm。 3) 型材厚度相同時,與模具中心距離相等處工作帶長度也相同。 4) 由模具中心算起,每相距10mm工作帶長度增減數值見表2。 5) 工作帶的空刀:空刀過多,模具工作帶強度減弱。合理的空刀值見表3及圖5。 阻礙角: 當?坠ぷ鲙чL度大于15至25mm時,實際上,由于尺寸收縮金屬已不與工作帶貼合,此時,可用阻礙角調節(jié)金屬流速。工作帶母線與擠壓中心線之間夾角為阻礙角,最有效阻礙角為3度至5度,見圖6。 促流角:一般促流角是在模具工作端面上作成對稱的錐面或者傾斜的錐面,如圖7。

表1
 表2
 表3
 圖1
 圖2
 圖3
 圖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