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鋁材信息網 文獻軍
發(fā)布時間:2008/8/26 10:41:21
面對7月份部分骨干電解鋁行業(yè)提出的減產倡議和8月20日要實施的鋁合金出口暫定關稅,國內鋁價后市怎樣,鋁行業(yè)將如何面對,以下從3個方面談一下個人的看法。
如何看待電解鋁企業(yè)7月份聯(lián)合減產倡議
2008年7月10日,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組織召開的鋁市場座談會上,參加會議的骨干電解鋁企業(yè)領導紛紛感到市場壓力很大,企業(yè)經營面臨很大的困難,一致建議削減產量,并向全國所有電解鋁企業(yè)發(fā)出倡議。中國電解鋁減產的消息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反應不一,LME鋁價迅速上漲,國內幾乎是按兵不動,和2005年12月1日的聯(lián)合減產效果形成很大反差,部分媒體甚至質疑減產實際效果。
7月10日減產倡議與12月1日的不同
一、減產動機不同
2005年國際氧化鋁現貨價格持續(xù)維持在6000元/噸左右的水平,最高達到約6300元/噸,如此高的價格就形成氧化鋁、電解鋁企業(yè)冰火兩重天。在此情況下,中國電解鋁企業(yè)站出來對天價氧化鋁說“不”,聯(lián)合減產,減少氧化鋁需求。而2008年聯(lián)合減產除了力圖扭轉馬上要面臨的經營困難局面外,更多的是體現企業(yè)的社會責任,電解鋁行業(yè)做出姿態(tài),為全國電力供應迎峰度夏做貢獻,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奧運會。
二、減產壓力不同
2005年有近一年的時間大部分電解鋁企業(yè)經濟效益始終徘徊在虧損的邊緣,經營狀況非常困難。而2008年電解鋁企業(yè)剛剛結束經濟效益最好的2007年,困難并沒有積累到一定程度。
第三、減產方式不同
2005年企業(yè)基本在宣布減產的同時關閉部分電解槽,而這次減產是一個過程,除部分企業(yè)關閉了全部小型預焙槽以及立即關閉部分電解槽外,更多的企業(yè)采取提前大修或大修后暫不開槽以及推遲新增產能投產的方式。后者對企業(yè)的生產經營來說更為科學。
第四、政策環(huán)境不同
2005年以后,國家又對鋁及鋁材出口采取了一系列的調控政策,電解鋁出口關稅高達15%,電解鋁基本是一個單邊市場,國外鋁價上漲對國內來說只能是隔岸觀火。
第五、效果不同
7月10日減產倡議發(fā)出后,國內外價格持續(xù)攀升,打破了電解鋁投資及產能產量增速本已出現的拐點,投資熱情又起。7月10日減產吸取了12月1日的教訓,將限制產量過快增長當作行業(yè)自律的內容和一項長期的任務,追求的是長期效果。
因此,國內鋁價的持續(xù)下跌將更加堅定企業(yè)減產的決心。由此可以推斷,中國電解鋁行業(yè)下半年將是一個不斷減產的過程(與實際產量與其相比)。據統(tǒng)計,7月份全國電解鋁平均日產量3.77萬噸,比6月份減少0.14萬噸。7.10減產倡議不但是一種市場行為,更是中國電解鋁企業(yè)走向成熟的標志。
鋁價后市如何
從2002年以來有色金屬價格變化情況不難看出,鋁價和其他有色金屬價格相比表現的最為理性,價格始終在成本線附近上下波動,鋁價主要由成本和供求關系決定,炒作因素對鋁價影響不大。除鋁的資源相比其他金屬要豐富的多外,中國原鋁供應充足是國際市場價格穩(wěn)定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面從基本面和政策面分析一下下半年鋁價走勢。
從政策面來看,國家控制高能耗產品出口政策決不會放松,而且有向下游產品延伸的趨勢。從2005年開始,國家動用進出口環(huán)節(jié)稅收政策調控鋁及鋁產品的出口,2005年1月1日起電解鋁出口暫定關稅由0提高到5%,2006年11月1日起出口暫定關稅提高到15%。
針對部分電解鋁以鋁材形式變相出口的情況,2006年9月15日國家調整部分鋁材出口退稅,鋁粉、條桿及型材、鋁絲、鋁板帶出口退稅率分別由13%調整到0%、11%、8%和11%。2007年6月1日,取消了鋁條桿及型材、鋁絲的出口退稅。2007年8月15日對非合金鋁條桿征收15%出口暫定關稅,2008年1月1日起,對鋁合金條桿征收15%出口暫定關稅,2008年8月20日起,對一般貿易項下鋁合金出口征收15%出口暫定關稅。鋁材出口政策的調整直接影響國內原鋁消費,同時,抑制通貨膨脹、緊縮的貨幣政策等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也影響了原鋁消費的增長,使國內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也是國內鋁價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從供求關系來看,盡管國內上半年原鋁消費增長速度超過產量增長速度,但原鋁消費增速回落幅度驚人。2007年中國原鋁消費增長速度達34%,2008年1~6月份原鋁產量和消費量增長速度分別達12.9%和約20%,而鋁材的出口量同比下降5.7%(2007年同期鋁材出口增速是93.9%)。2007年原鋁消費大幅度增長和鋁材出口量快速增加有很大關系,但這種狀況在2008年很難延續(xù),預計2008年原鋁消費增長速度約維持在16%左右。
從成本來看,電價及其他能源價格快速提高,勞動力成本、資金成本、輔助材料
發(fā)表評論